y型电阻总电阻怎么算?

一、y型电阻总电阻怎么算?

三角形电阻=Y形电阻两两乘积之和/Y形不相邻电阻 Y形电阻=三角形相邻电阻之积/三角形电阻之和

∆-Y变换或Y-∆变换。 推导方法:对于a、b、c三个接口,设三角形三边电阻分别为Ra、Rb、Rc,Y三边为Rbc、Rca...

R12,R31,R23为三角形连接的三个电阻。三角形转换为Y形电路的等效公式为R1=(R12R31)/(R12+R23+R31)...

二、t型电路总电阻计算?

电阻计算的公式:

(1)R=ρL/S (其中,ρ表示电阻的电阻率,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L表示电阻的长度,S表示电阻的横截面积) 

(2)定义式:R=U/I

(3)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R=R1+R2+R3+……+Rn

(4)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1/R=1/R1+1/R2+……+1/Rn

(5)通过电功率求电阻:R=U²/P;R=P/I²

说明:

物理学中,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

三、y型电阻变为三角电阻的原理?

原理是欧姆定律。

最简单情况,同样三个电阻R头尾相接,接成三角形,三角形任意两点之间电阻就是R//(R+R)=(2/3)R。如果三个电阻的尾接在一起,三个头甩出成为三点,形状像一个星形,那么任意两点之间的电阻就是R+R=2R。 这样如果线路电压不变,好比说是U,如果三个电阻临时接成星形,那么电流就是U/2R,然后改成三角形连接,那电流就上升到U/(2/3)R=3(U/2R)。 通常电动机启动时瞬间电流很大,会对电网造成冲击。为避免对电网冲击,影响其他用户用电,大功率电动机启动时三个绕组临时接成星形,10秒之内启动完成,再切换为三角形。这个连接及切换都是用按钮、继电器、接触器等自动进行的。

四、如何画出并联电路总电阻?

引言

在学习电路的过程中,了解如何计算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困惑如何画出一个并联电路的示意图,接下来将介绍如何简单有效地画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步骤一:了解并联电路的特点

在开始画图之前,我们首先要理解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在一个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同一个节点上,电流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径通过每个电阻。

步骤二:绘制并联电路示意图

接下来,我们来绘制一个简单的并联电路示意图。假设有两个并联的电阻,分别记为R1R2。按照并联电路的特点,我们可以画出如下图所示的电路示意图:

步骤三:确定总电阻的计算公式

在画出电路示意图之后,我们需要了解如何计算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对于两个并联的电阻,其总电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总电阻Rtotal等于1 / (1/R1 + 1/R2)

步骤四:计算总电阻

最后一步是根据上面的公式计算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将具体数值代入公式,得出总电阻的数值。

总结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清晰明了地画出一个并联电路的示意图,并利用相关公式计算出总电阻的数值。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应用并联电路的知识了。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本文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如何画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五、y型电阻计算?

R1,R2,R3为Y形连接的三个电阻。R12,R31,R23为三角形连接的三个电阻。三角形转换为Y形电路的等效公式为R1=(R12R31)/(R12+R23+R31) R2=(R23R12)/(R12+R23+R31) R3=(R31R23)/(R12+R23+R31) Y形转换为三角形电路的等效公式为R12=(R1R2+R2R3+R3R1)/R3 R23=(R1R2+R2R3+R3R1)/R1 R31=(R1R2+R2R3+R3R1)/R2

六、电阻保护电路原理?

电阻有自己的敏感电压,当两端的电压等于或超出其敏感电压时,电阻就会从无穷大,迅速减小,类似于短路,烧断电路前级保险丝。达到保护后级电路的目的。

对于电流小电压高的脉冲来说,由于它相当于短路,所以高脉冲就被他个旁路了,当高电压过去之后,他的阻值又恢复到无穷大,从而保护了后级电路,不被高电压或高脉冲击坏

七、电路纯电阻原理?

纯电阻电路就是除电源外,只有电阻元件的电路,或有电感和电容元件,但它们对电路的影响可忽略。

电压与电流同频且同相位。电阻将从电源获得的能量全部转变成内能,这种电路就叫做纯电阻电路。

基本上,只要电能除了转化为内能以外没有其他能的转化,此电路为纯电阻电路。至于说自由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的阻力,可以这样理解:

金属导体是由电子和相应正粒子点阵组成的,其中电子大多可以自由移动,故被称作自由电子;而正粒子几乎不动,成晶体点阵排列而组成晶格。自由电子在导体中定向移动的时候与正粒子晶格频繁碰撞,从而减速,其作用相当于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力,这也就是电阻率的微观解释。

由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当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度增大时,和正粒子晶格碰撞将更加频繁,也就是宏观上表现为阻力更大。

还有,线性元件,是指I~U曲线为直线的元件,即所谓线性。而I~U曲线为直线意味着什么,其实就是电阻R不随电压U变化,即电阻恒值。所以只要电阻变的都是非线性元件。不光是纯金属,半导体,乃至一般的导体,它们的电阻都会随电压U变化,所以都是非线性元件。只不过在一般情况下,导体电阻在我们所考虑的问题中变化不大时,大家习惯上把它当作线性元件来处理,即近似看作电阻为恒值,并且在很多情况下这样的近似是非常好用又非常合理的

八、并联电路总电阻计算?

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和。

数学表达式:1/R=1/R1+1/R2+1/R3+......

如果是两个电阻,R=R1xR2/(R1+R2)。

九、电路的等效总电阻?

等效电阻

几个连接起来的电阻所起的作用,可以用一个电阻来代替,这个电阻就是那些电阻的等效电阻。也就是说任何电回路中的电阻,不论有多少只,都可等效为一个电阻来代替。而不影响原回路两端的电压和回路中电流强度的变化。这个等效电阻,是由多个电阻经过等效串并联公式,计算出等效电阻的大小值。也可以说,将这一等效电阻代替原有的几个电阻后,对于整个电路的电压和电流量不会产生任何的影响,所以这个电阻就叫做回路中的等效电阻。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等效电阻

别名

总电阻

外文名

equivalent resistance

概念

就是用一个电阻代替串联电路中几个电阻,比如一个串联电路中有2个电阻,可以用另一个电阻来代替它们。首先把这两个电阻串联起来,然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移动到适当的地方就可以,然后记录下这时的电压与电流,分别假设为U和I。然后就另外把电阻箱接入电路中,滑动变阻器不要移动,保持原样,调整变阻器的阻值,使得电压和电流为I和U。

为何当电阻器以并联方式连在一起反而令总电阻减少?

物质对电荷流得的阻碍作用的多少,便是电阻。

所以在一个固定的电压上,电路的电流愈强,它的电阻便愈少。所谓并联,即有分支的电路,当电荷流动时多了一条分支(分路),电荷便更易流动,电流愈大,所以电阻便较小。

用一个比喻。一个运动场挤满了人,若只开一个小门,人的疏散便慢了,这样可看成小门对人的疏散(流动)产生阻碍作用。但若开多一道门,人的疏散便快了。所以多一道门,疏散时阻碍作用减少,这便等于并联电路,多一个分支,电阻便减少的性质相似。

若用电阻率公式计算考虑:

R = ρ(L/S)

式中 R 是电阻,ρ 是电阻率,S 是截面积,L 是导线的长度。

还有另一种公式的计算:

串联时:R=R+R+......+R

并联时:1/R=1/R+1/R+......1/R

R表示总电阻,R表示第一个电阻,R 表示第n个电阻。

若有N个相同电阻r并联,则1/R=N/r。

并联电阻,相当于通电时的截面积增加,S大了电阻便减少。

串联电路中的等效电阻比任何一个串联电阻都大,并联电路中的等效电阻比任何一个并联电阻都小。

十、并联电路总电阻公式?

1 总电阻公式为 Rt = 1/((1/R1)+(1/R2)+...+(1/Rn))2 这个公式的原理是并联电路中每个电阻都可以独立的工作,因此总电阻是所有电阻的倒数的和。3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电阻的单位一致,否则需要进行单位换算。

上一篇:下一篇:负反馈电路中的并联电阻:工作原理与应用
下一篇: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