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电厂安全生产规定?
第一条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职工在电力生产中的人身安全,保障股东方、企业和职工的利益,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国家、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集团的管理体制制定。
第三条 集团各级实行以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有系统、分层次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保障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第四条 集团控股火电企业(以下简称“控股企业”)应依据国家、行业及集团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安全管理规定,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使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第五条 控股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要自觉接受当地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及电监会的监督,在电网安全稳定生产方面接受电网经营企业的安全监督。
第六条 必须贯彻“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做到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安全工作,实行安全目标管理。
第七条 对生产安全事故和异常情况的调查处理应当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做到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简称“四不放过”)。
第八条 本规定适用于集团控股火电企业和全资火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二、电厂安全运行天数是什么规定?
发电厂连续安全运行天数反映了该厂的安全生产综合管理水平。
安全运行天数从上一次事故的第二天开始统计。
什么样的事故要打破安全生产记录,各个电厂具体执行中会有一些差异。
但是如果发生人身死亡或重大设备损坏(达到一定的直接损失),肯定是要终止安全记录的。
三、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
答:安全电压是指不致使人直接致死或致残的电压,一般环境条件下允许持续接触的“安全特低电压”是36伏,行业规定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伏,持续接触安全电压为24伏,安全电流为10毫安,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毫安,直流为5毫安,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毫安,直流为50毫安,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
四、电厂工作服规定及要求 - 提高电厂工作安全的关键
电厂工作服规定及要求
电厂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工作人员需要穿着特定的工作服来保障其安全。电厂工作服要求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耐火性
电厂内存在高温和火源,因此工作服必须具备良好的耐火性能。电厂工作服通常使用阻燃或不易燃材料制作,以防止在火灾或爆炸事故中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2. 抗静电
静电在电厂工作中是一个常见的危险因素,如果工作服无法抗静电,可能会引发火花,并导致爆炸。因此,电厂工作服必须具备良好的抗静电性能,以减少静电聚集和释放的可能性。
3. 导电性能
为了确保电厂内部的安全,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的工作服。这意味着工作服能够帮助分散或防护电流,从而减少电击的风险。
4. 防辐射
电厂内可能存在辐射源,因此工作服需要具备一定的辐射防护能力。电厂工作服通常使用符合辐射防护标准的材料制作,以降低辐射对工作人员的危害。
5. 透气性
电厂工作环境通常温度较高,工作人员会长时间穿戴工作服。因此,电厂工作服需要具备良好的透气性能,以帮助工作人员在高温环境中保持舒适和干燥。
6. 色彩鲜明
电厂工作服的颜色通常选择明亮鲜艳的色彩,如橙色或黄色。这样可以增加工作人员的可见性,提高他们在工作场所的安全性。
除了以上要求,电厂工作服还应符合国家、地区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例如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和国家标准等。
总之,电厂工作服的设计和要求是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人们应该重视电厂工作服的选购和使用,以确保电厂内的工作环境安全可控。
感谢您阅读本文章,希望通过了解电厂工作服的规定和要求,您能更加了解电厂工作的特殊性,并为电厂安全工作提供帮助。
五、安全电压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36、24、12、6伏。当电气设备采用的电压超过安全电压时,必须按规定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安全电压是指不致使人直接致死或致残的电压,一般环境条件下允许持续接触的“安全特低电压”是36V。
行业规定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持续接触安全电压为24V,安全电流为10mA, 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
扩展资料:
关于安全电压的相关规定
根据生产和作业场所的特点,采用相应等级的安全电压,是防止发生触电伤亡事故的根本性措施。国家标准《安全电压》(GB3805—83)规定我国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V、36V、24V、12V和6V,应根据作业场所、操作员条件、使用方式、供电方式、线路状况等因素选用。
例如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42V特低电压;有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应采用36V或24V特低电压;
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处等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就采用12V特低电压;水下作业等场所应采用6V特低电压。
2008年9月1日起实施的《特低电压(ELV)限值》GB/T 3805-2008中不知道又有什么新规定。
安全电压值的规定,各国有所不同,我国根据具体环境条件的不同,安全电压值规定为:
在无高度触电危险的建筑物中为65V。
在有高度触电危险的建筑物中为24V。
在有特别触电危险的建筑物中为12V。
参考资料:
六、什么叫安全电压,对安全电压值有何规定?
安全电压,是指为了防止触电事故而由特定电源供电所采用的电压系列,是不致使人直接致死或致残的电压,一般环境条件下允许持续接触的“安全特低电压”是36V。安全电压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标称电压不超过交流50V、直流120V;
2、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
3、安全电压电路与供电电路及大地隔离。以工频电流为例,当1毫安左右的电流通过人体时,会产生麻刺等不舒服的感觉;10~30毫安的电流通过人体,会产生麻痹、剧痛、痉挛、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等症状,但通常不致有生命危险;电流达到50毫安以上,就会引起心室颤动而有生命危险;100毫安以上的电流,足以致人于死地。(以上限制在36V AC/DC以上的电压值)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36、24、12、6伏。当电气设备采用的电压超过安全电压时,必须按规定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七、什么叫安全电压?对安全电压值有什么规定?
安全电压是指不致使人直接致死或致残的电压,一般环境条件下允许持续接触的“安全特低电压”是36V。行业规定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持续接触安全电压为24V,安全电流为10mA, 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
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如100mA的电流通过人体1s,可足以使人致命,因此致命电流为50mA。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30mA考虑。
八、电厂中电气安全规程规定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气安全距离是多少?
巡视检查时应注意安全距离:高压柜前0.6米,10KV以下0.7米,35KV以下1米。
安装网眼遮拦时与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低压设备不宜小于0.15米;10KV设备不宜小于0.35米;20~35KV设备不宜小于0.6米。希望能帮到你!九、2021年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电压?
1、安全电压指不戴任何防护设备,接触时对人体各部位不造成任何损害的电压。
2、安全电压值的等级有42、36、24、12、6V五种,同时还规定:当电器设备采用了超过24V时,必须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3、对下列特殊场所应使用安全电压照明器:
A、隧道、人防工程、有高温、导电灰尘或灯具离地面高度低于2.4cm等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应不大于36V。
B、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C、在特别潮湿的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锅炉或金属容器内工作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十、请问电厂出口电压大小的规定是怎样分的?
我是温州电厂的我现在所管理的是300MW的机组,目前国内比较多。
发电机出口电压是20KV,经过厂里的升压站升至220KV输送给附近的变电站。我厂里还有135MW的小机组,那么是110KV输电的。目前国内大型机组为了减少线路损耗,都采用500KV输电了。机组装机容量越大发电机出口电压越高,即装机容量决定输出电压,决定容量的因素与内部线圈和磁场强度决定。希望能够帮上你